特色培养模式

“水利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024-11-25

“水利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Outstanding Engine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ogram)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旨在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国家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中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一、建设历史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于2010年启动,四川大学入选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入选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2018年,从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和面向未来发展的高度,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基础上,提出新工科建设(也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2020年,结合学院专业综合改革,“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拓展至“水利科学与工程专业

二、人才培养目标

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构建校企协同联动、学科交叉融合、个性化递进式培养的工程教育新模式,增强学生工程实践、创新实践、自主学习等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三、人才培养特色

强化校企深度融合,创新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构建“师生进企业、工程师进课堂、共建产学研用团队”为核心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制定、培养过程全程参与、培养质量协同控制的全过程共管共培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注重科研素质培养,构建多层次创新创业拓展平台。定期组织国内外知名,学者开设企业专家课程、卓越大讲堂或探索性前沿讲座,开展以学生为主体、形式多样的实践创新活动,扩展学生知识领域和国际视野,实现创新实践教育与专业培养、学生发展的有机结合。

强化工程能力培养,打造多样化实践实训基地。构建“多流域支撑、全过程覆盖、多学科交叉、信息化拓展”的校外集成实践实训基地,强化工程建设与运管全过程实训,以及城市地下工程、生态环境治理、人工智能等多领域拓展训练,提升学生工程综合素养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科生创新成果丰硕,不负“卓越”。卓越班学生每年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获准国家专利10项,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8项,省级项目10余项,获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专项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等20余项国家/省级竞赛奖励。

四、选拔对象及规模

水利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分流确定专业后),50

五、学科专业要求

有志于从事水资源规划、水电能源开发、河道整治与环境提升、水环境与水生态修复、海绵城市设计,工程安全智能监控、工程防灾减灾等领域相关工作的优秀学子。

六、学生选拔流程

1)申报。符合条件的本院学生自愿申报并填写《卓越工程师班申请表》;(2)考核。资格审查合格的学生作为有效候选人,参加考核小组组织的综合测试,突出对学生工程素养、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的考察。(3)录取。结合学业成绩与测试评价,确定录取名单。【详细情况请关注每年学院官网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