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副高)

个人简介

董建华

董建华,男,汉族,1978年2月出生,山东菏泽人。讲师,工学博士,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工结构模型试验。主要的学习工作经历为:1996.09-2000.07,成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0.09-2003.07,重庆大学建筑材料工程专业;2003.7~至今,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工作。2005.09-2010.07,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岩土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教学工作

教学上主要承担了《建筑材料》和《土木工程材料》水工和土木工程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学工作,每年指导2~4名本科生毕业设计,多次参加本科生的毕业实习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研究人员参与了锦屏一级、小湾、白鹤滩、叶巴滩、立洲、大岗山等多座高拱坝和武都、丹巴、大藤峡等重力坝的整体稳定模型试验研究工作。

主持或参与科研情况

近年来主持或参与了国家级或重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10多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长江上中游特大水利枢纽调控与安全运行技术研究,2016YFC04019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高坝稳定地质力学模型综合法试验科学基础与应用研究,51379139、基于变温相似材料的高坝地基整体稳定地质力学模型降强法试验研究,508790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项(附加温度场对地质力学模型综合法试验的影响程度研究,51409179、高坝坝肩稳定综合法试验中软岩与结构面力学参数弱化效应研究,51109152);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锦屏一级、小湾、白鹤滩、叶巴滩、立洲、大岗山等多座高拱坝和武都、丹巴、大藤峡等重力坝的坝基坝肩整体稳定性研究项目多项。

科研成果(论文、专著、专利)

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如下:

1、 Static-dynamic analysis and cracking mechanism study on the Shapai RCC arch dam in the meizoseismal area. NCEE 2014 - 10th U.S. 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Frontiers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2014(EI:20152000840163),通讯作者。

2、 大岗山双曲拱坝整体稳定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10):2027-2033,第一作者。

3、 光纤光栅传感器在重力坝结构模型试验中的应用[J].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2009,41(1):41-46(EI:20090811915128),第一作者。

4、 基于不同地基条件下Hardfill坝的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2015,47(S1):36-40(EI:20153001073794),通讯作者。

5、 突变理论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失稳判据中的应用[J]. 工程科学与技术,2017,49(4):18-25(EI:20173504092405),第一作者。

6、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29(12):78-82,第一作者。

7、 高坝稳定模型试验中结构面相对位移测试研究及工程应用[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10(6):91-95,第一作者。

8、 复杂地基上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降强法试验研究[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12(4):72-76,第一作者。

出版专著1部:

《水工大坝与地基模型试验及工程应用》(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5年8月,副主编,全书共46万字。

出版教材1部:

《建筑材料》(第二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年2月,副主编,全书共35万字。

专利2项:

1. 用于模拟软弱岩体的地质力学模型相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ZL 2011 1 0225644.7),获得时间2013.1.16,本人排名第一;

2. 用于测试岩质边坡稳定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装置(ZL 2014 1 0797860.2),获得时间2016.9.28,本人排名第一;

常用邮箱

djh771002@163.com

邮箱 djh771002@163.com 职称
院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