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诚邀全球英才依托我院申报2025年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2025-01-23

一、学校介绍

四川大学地处“天府之国”成都,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也是国家在西部地区重点培育的研究型综合大学。学校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高校经过两次“强强联合”而成。经过120多年的不懈努力,四川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顶尖学府。

四川大学现有学科型学院(系)37个及海外教育学院,覆盖了文、理、工、医等12个门类,实现了多学科融合与发展。学校科研实力雄厚,拥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基地21个,省级科研基地等78个。四川大学始终肩负集思想之大成、育国家之栋梁、开学术之先河、促科技之进步、引社会之方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我们诚邀您的加盟,为您搭建优质的学术平台,营造有利的科研环境,提供完善的服务保障,助您施展才华、成就学术大师梦想!

二、学院介绍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历史悠久,源于1944年的四川大学理工学院土木水利系,是四川大学办学实力强和办学特色突出的学院之一。现有教职工233人,其中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30余人次。在水利工程、土木工程2个一级学科分别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授权点,包含15个博士点和15个硕士点。学院学科建设先后经历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现代水利水电科学与工程”与985工程“西南资源环境与灾害防治科技创新平台”,“深地岩体力学与地下水利工程”入选“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我院水利工程学科入围国家A类学科。

学院现有山区河流保护与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山区灾害风险预警与防控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等部省级以上科研平台与基地12个。

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重大工程科技攻关等项目200余项,年均到校科研经费逾1.5亿元,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标志性成果,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进步做出了显著贡献。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60余项。

三、相关待遇

1.优厚的薪酬待遇:

●按照学校文件执行,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特别优秀者一事一议;

●校内高水平科研奖励;

●入选四川省相关人才项目者,享受一次性50万元资助。

2.优质的平台资源:

●绿色通道授予博导资格;

●组建高水平学术团队,配备专职博士后工作助手和博士生招收指标;

●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办公用房等。

3.充足的科研经费:

●学校1:1配套。

4.专业的申报指导:

●采取“一对一”学术导师指导,服务团队全程跟进。

5.精细的配套服务:

●提供优厚的住房待遇、安家补贴;

●提供校内人才公寓租住;

●入选后认定为成都市B类人才,购房不受户籍、社保缴纳时间以及区域限制,其中购买商品房可提前预留意向购买项目房源,购买人才公寓可享受成都市15%政策面积优惠;

●子女入读川大幼儿园;

●协助解决子女入读川大附小;

●享受每年一次华西医院专家体检;

●可申领四川省特约医疗证;

●享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医院排行榜连续13年位列综合排名第二)、华西口腔医院(中国医院排行榜连续5年位列口腔医院第一)、华西第二医院(妇产儿童医院)以及华西第四医院优质医疗服务保障;

●可办理天府英才A卡,享受政务、金融、科研、安居、医疗、交通、参观等7方面、16项服务。

四、优青(海外)项目介绍

(一)项目定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请人条件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 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 具有博士学位;

4. 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三)申请时间与方式

1.申请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4月13日。

2.申请方式:即日起,申请人可发送简历至下方邮箱,联系我院签订意向性协议,我院将安排专人针对资料整理、申报方向选择等问题进行一对一服务。

五、特别说明

前述条件是根据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指南推算,方便学者提前规划准备。具体以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指南为准。

六、联系我们

联系人:叶老师

电话:028-85405604

邮箱:yefz@scu.edu.cn

学院网址:https://cwrh.s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