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29日,第二次青藏科考水系固体物质源汇过程与演变专题研讨会在我院成功召开。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2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针对“第二次青藏科考水系固体物质源汇过程与演变”进行广泛交流和深入讨论。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开展第二次科学考察研究,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机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对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水利水电学院作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参加单位之一,主要研究青藏高原水系固体物质源汇过程的时空演化,为此次科考贡献川大力量。
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志坚致开幕辞,水利水电学院院长刘超主持研讨会。
中国地质大学王成善院士做了研讨会主旨报告,介绍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的重大意义,以及“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子专题的考察背景、内容、目标以及方法。其团队成员分别介绍了雅鲁藏布江古水系重组及其地貌演化、浅表沉积地层高分辨率探测技术、水系演化及沉积物多维解译。
南京大学胡修棉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关于青藏河流沙物源分析研究进展与展望。其团队成员分别介绍了青藏河流沙与基岩低温热年代学研究进展与展望、雅鲁藏布江古水系重组及其地貌演化、人工智能与沙-砂岩自动鉴定研究进展与展望。
同济大学刘志飞教授向大家报告了海洋河流沉积物搬运动力过程观测的研究进展。其团队成员介绍了河流沉积物搬运动力过程的观测技术。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姚文生教授介绍了全球尺度地球化学研究及大河流域沉积物地球化学填图进展。
长江委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高工彭万兵以金沙江水文泥沙监测为例,向大家介绍了野外泥沙运动观测方法,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兴年教授介绍了河流泥沙测验的新方法、新方案及拟研发观测系统介绍,以野外调查为例,分析了河流泥沙观测技术的瓶颈以及未来研发的方向。
最后,学院院长刘超对大会进行总结,致闭幕词,参会代表们合影留念,此次研讨会圆满结束。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电话:(028)85401154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05006382号 技术支持:四川天汇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