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专业介绍
“智慧水利”微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面向新时代国家水利行业最新需求和水利学科最新前沿,培养能够融合水利与信息技术基本理论并掌握智慧水利基本知识与技能,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于水文预报、水资源开发、水工设计、工程施工、安全监控、水利调度等领域,具有交叉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新质生产力人才。
四川大学智慧水利微专业依托地处西部水资源富集的区位优势、四川大学多学科交叉优势、山区河流保护与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学术优势,通过对能力体系、知识结构、课程与实践教学的多学科融合创新,构建人工智能赋能的智慧水利微专业培养新模式,旨在提升学生在智慧水利领域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能在水利、土木、能源、交通、计算机等行业从事智慧水利的信息感知、系统研发、数据挖掘、智能应用、科学智能决策与协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目标
智慧水利微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面向新时代国家水利行业最新需求和水利学科最新前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具有扎实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基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融合水利与信息技术基本理论并掌握智慧水利基本知识与技能,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智能设计与建造、水利工程安全智能监控、水利大数据分析与智能辅助决策、智慧灌区设计与管理、水资源智能调度等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在智慧水利及相关行业领域的竞争力强,能在水利、土木、能源、交通、计算机等行业从事智慧水利的信息感知、系统研发、数据挖掘、智能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并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不断拓展知识和提升能力。
三、师资力量
本专业依托水利水电学院、山区河流保护与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一流的师资队伍,力量雄厚,智慧水利微专业教学团队现有1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具有智慧水利相关学科背景或工程实践经历15人,包括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家级人才2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5人。卓越教学团队将为微专业的教学和学生指导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持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教学团队承担本科生课程22门(国家级2门,省级4门),出版教材5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2项(其中省级及以上24项),获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竞赛奖12项;承担省级及以上教改项目6项,发表教改论文5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四川省教学成果3项,全国水利类教学成果奖3项;团队教师获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各级教学竞赛奖、课堂建设质量奖等16人次。
四、招生对象和计划
招生对象:面向全校2024级同学招生,鼓励具有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等学科背景的同学申请。
招生计划:每届招收25人。
五、学制、学分及证书
学制:2.5年
学分:10学分
学习证明发放:学生在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年限内,达到规定的条件,由四川大学教务处负责统一颁发“智慧水利”微专业学习证明。本微专业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登记信息,不授予学位。
六、课程设置
七、教学安排
班级管理:学院对智慧水利微专业学生单独编班,并配备班主任和教学秘书负责日常事务。
开始时间:自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起行课。
授课安排:采用独立开班的方式开课,原则上安排在周末及寒暑假授课(具体上课时间另行通知,部分与水利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培养计划内相同的课程进行合班授课)。
课程考核:采用考试(开卷或闭卷)方式进行考核(具体参加课程教学大纲)。若学生主修专业所学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达到微专业相关课程要求,学生可向学院申请认定为微专业课程成绩和学分。
八、报名、选拔方式
报名方式:2025年1月8日-1月18日,按照水利水电学院官网(https://cwrh.scu.edu.cn/index/)报名通知相关要求报名。请在截止日期前填写报名表(附表1)发送至邮箱:pl_scu@scu.edu.cn。
选拔方式:采取学生自愿选学,综合考虑申报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特长、培养潜力、职业规划以及对智慧水利领域的理解和热情进行考察。
选拔程序:①个人提交申请(附表1)。②学院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③综合面试。学院组织专家组(不少于5人)对学生进行面试(若报名人数在招生规模以内的全部录取)。
其他:未尽事宜和特殊情况由本微专业具体解释。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老师85405603,冯老师85460369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