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学院举办第二期“水育青苗-水电博论”创新学术沙龙

2025-05-12

5月8日,学院举行第二期水育青苗-水电博论之“青教-博研”创新学术沙龙。活动以“汇报+互动”的形式开展,为青年学者构建起跨学科、跨层级的互动平台。学院副院长张茹,青年教师代表司金华、郭立、徐永、任逸、卢祥以及20余名博士生参加活动,学院学科与科技办公室主任贺宇欣主持活动。

在学术汇报环节,司金华老师以《NS方程的解究竟在哪儿?》作主题汇报。8位博士生代表依次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皋天一深入探讨了中低温地热热伏发电系统设计与性能测试;蒋楠提出了高陡滑坡高精度联合配准与地理定位方法;陈雪峰阐明了小水电开发河流物理生境的修复理论;方欣探究了万米深井原位保压岩心保压CT测试方法及其孔渗特征;吕游分析了深地工程多维信息感知与智能建造的发展与展望;叶成林探索了金沙江下游古洪水与地貌演化;魏新宇探讨了水中颗粒与壁面碰撞反弹动力学的影响机制;聂一品研究了基于CFD-DEM从陡峭支流补给的主河道输沙过程。研究内容涵盖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领域,充分展现了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特色。

张茹副院长在发言中,介绍“水电博论”通过“青教-博研创新学术联合会”“博士生创新学术风采展”“博士生创新培育基金”和“博士生创新学术论坛”四个模块全方位构建“创新交叉、多维对话”的学术生态链。指出,本次活动重点从“内容创新性”和“学术感染力”两个维度进行选拔,脱颖而出的优秀同学将参与后续的学术论坛,进一步激发青年学者的科研潜力。本次活动成功搭建起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不仅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还为跨层级的学术对话创造了良好契机。

本次活动不仅构建了跨学科学术对话的“立交桥”,更点燃了扎根水利事业的科研热忱。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持续优化平台、汇聚资源,让“创新交叉、多维对话”的理念在水利水电领域生根发芽。期待未来,更多青年才俊携手同行,在科研浪潮中乘风破浪,以智慧与热忱书写水利事业的崭新篇章!